637 消失的专业,2025年高校20%专业将调整
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09   访问量:23


2023年,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了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,这一方案被称为“史上最大规模专业调整”,预示着未来几年内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。

该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到2025年,对高校专业的调整比例要达到20%左右。

具体调整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。

1. 调整方向

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
方案强调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。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匹配,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。

淘汰不适应的专业
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。这一措施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确保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。

强化基础学科
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将进一步提高。国家对于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更加重视,需要培养更多基础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。

建设特色学院
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、现代产业学院、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、卓越工程师学院等,以形成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。


2.调整目标

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
通过优化调整,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,减少对外部人才的依赖,增强国内人才市场的活力。

形成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
通过调整,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、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。

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
到2035年,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将更加协调、特色更加彰显,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,建成高等教育强国。


3.重点方向

服务国家战略
增设储能科学与工程、密码科学与技术、儿科学、生物育种科学、古文字学等新专业。

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
设置电子信息材料、智能视觉工程、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。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设置中国古典学等专业。

健康中国战略
设置健康科学与技术、体育康养、足球运动等专业。


4. 具体实施时间节点和计划

2025年目标
到2025年,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,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,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。


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,建好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、30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。

2035年远景目标
到2035年,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、特色更加彰显、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,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,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,建成高等教育强国。


5. 各高校已经完成和正在调整的专业有哪些呢?


新增专业
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,本科专业增设、撤销、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,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。例如,华南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海洋装备专业,以满足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海洋资源和能源开发需求。

撤销或停招专业
一些高校已经宣布撤销或停招部分本科专业。例如,四川大学宣布撤销31个专业。湖南省实施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,对英语、法学、汉语言文学等全省布点超过30个的本科专业,原则上不再新设并逐年调减招生规模。

在被撤销的专业中,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公共事业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产品设计、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申请撤销的高校较多,均超过20所。

此外,广告学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网络工程、测控技术与仪器、生物技术、酒店管理等专业申请撤销的高校超过10所。


我查询了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自2023年发布以来,各高校进行学科专业调整的部分情况,数据来源于网络,不一定准确,但趋势是和改革方案紧密对应的,具体如下。

北京大学
新增专业:教育学、体育教育、地球系统科学。
专业合并:水利水电工程、土木工程、水利科学与工程、工程管理、交通工程合并为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宽口径招生;电子信息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合并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宽口径招生。
专业调整:生物技术合并调整为生物科学专业招生;金融学合并调整为经济与金融专业招生。
辅修学位:行政管理、会计学、新闻学、政治学与行政学仅面向在校生设置辅修学位。
停招专业:微机电系统工程、广告学。

清华大学
新增专业:2023-2024学年度,本科专业总数91个,新增专业未具体说明。
专业合并:部分专业进行了合并,例如水利相关专业和电子信息相关专业。
专业调整:生物技术和金融学专业进行了调整。
辅修学位:部分专业仅面向在校生设置辅修学位。
停招专业:微机电系统工程、广告学。

复旦大学
新增专业:全球事务与全球治理、纳米科学与工程、复杂系统科学与工程、人类学等。
研究院和实验室:成立了新的研究院和实验室,推动学科交叉和创新。

上海交通大学
新增专业: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。
学院成立:集成电路学院、心理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。
专业调整:持续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,匹配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。

浙江大学
学科群结构优化:增强学科内生活力,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。
新兴二级学科:布局新兴二级学科,围绕工程类专业学位开展整建制调整。
自主审核增列:自主审核增列人工智能、海洋技术与工程等博士授权交叉学科。
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撤销专业:英语、传播学、考古学、通信工程、软件工程、环境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。

南京大学
学科专业调整:根据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进行学科专业调整。
新专业设置:新设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的学科专业。
专业升级改造: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。

武汉大学
专业新增与撤销:2024年计划新增8个本科专业,撤销7个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。
试验班设立:设立多个试验班,构建一流本科专业体系。

华中科技大学
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调整: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进行了考试科目的调整。

中山大学
重点发展学科: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等国家急需学科。
课程体系建设:深化课程体系建设,强化基础学科学生科研能力训练。

东南大学
新增专业:未来机器人、电动载运工程、智能车辆工程、俄语和基础医学。
第二学位专业:新增社会学和会计学两个第二学位专业。


同济大学
学科专业调整:根据《同济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审核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》进行学科专业调整。
优化学科布局:推进“四新”专业建设,撤销不适应发展的学科专业。

南开大学
新增专业:数据科学和艺术设计学。
招生开始时间:2024年开始招生。

天津大学
学科专业结构优化:重点推进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和基础学科建设。
学科交叉融合:强化学科交叉融合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
厦门大学
本科招生专业大类设置:涵盖人文科学、新闻传播学、外国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专业。

华南理工大学
新增专业:智能海洋装备和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等前沿交叉学科。
招生政策和专业设置优化: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。

大连理工大学
撤销专业:物流工程、纳米材料与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。
新增专业:临床医学、智能生物工程等6个专业。

山东大学
新增专业:多个战略新兴专业。
专业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调整:调整专业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。

重庆大学
新增专业: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机器人工程等“四新”专业。
停招专业:20个与社会发展新需求匹配不足的专业。

中南大学
学科结构优化调整:推动“双一流”高质量建设。
优化学科生态:强化特色优势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。

吉林大学
本科专业调整优化:提升学科专业质量,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。
专业结构优化:推动学科交叉融合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
湖南大学
学科专业结构优化:新增和改造与国家战略需求契合的专业。
学科实力提升:提升学科实力。

兰州大学
学科专业调整:新增、调整优化现有本科专业。
推进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:撤一增一原则。

中国海洋大学
学科专业调整:新增和撤销了一些专业。
专业结构优化:优化了专业结构。

中国农业大学
学科专业结构优化: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。
新增专业:增设前沿性、交叉性、引领性的新兴专业和学科。
中央民族大学
学科专业调整:转专业、大类分专业和专业方向调整。
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:重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。

东北大学
新增专业:机械电子工程和智能感知工程两个本科专业。
专业调整:建筑学和城乡规划的修业年限为4年。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
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:落实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战略。
新增专业:食品营养与健康、智慧农业等新专业。

这些调整体现了高等教育对国家战略需求的响应,以及对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适应。通过增设新专业、合并或撤销旧专业,高校正在努力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


“专业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,它其实来得并不突然。高校的专业变迁,其实是社会变化整个链条的最后一环。有时看似突然的变化,其实是已经酝酿了很久的、层层传导的结果。

一线的社会需求变化会最先体现在招聘上。第一个做出反应的是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,之后这个变化才会传导到高校专业调整。”



石家庄明进高考复读学校

明进学校-石家庄高考复读|高三全日制补习班。
学校招生办:  0311-87676619
总部地址:
备案/许可证号: 冀ICP备17017748号-1